文化惠民
每周一展
展开剩余89%历史性地标建筑的
那些生存难题
本周推荐:
“世界建筑:9000年的标志性建筑”
世界上那些鼎鼎有名的地标,
个顶个儿看着威风凛凛,
像汽车人领袖似的矗立在那儿,
其实家家有本“难念的经”。
它们一怕风吹日晒,
二怕年华老去,
三怕意外事故,
四怕污染严重,
说白了,
它们跟咱们一样,
也得天天操心“颜值”和“养生”。
埃及金字塔:沙漠里的“老大爷”
埃及孟卡拉金字塔
狮身人面像与哈夫拉金字塔
埃及金字塔绝对是建筑界的“老祖宗”,
在沙漠里站了几千年,
早就成了满脸皱纹的“老大爷”。
最大的胡夫金字塔,
刚建成时身高146.59米,
现在头顶经年累月地被风沙啃掉了近10米,
就像戴了顶缩了水的帽子。
这不能怪它不结实。
埃及沙漠白天能达到50℃,
石头被晒得发烫,
到了夜里会骤降到0℃以下。
热胀冷缩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,
这么来来回回地胀啊缩啊,
再硬的石头也扛不住,
于是慢慢开裂,碎成小块,
最后变成砂砾,被风吹走。
每年还有沙尘暴“到此一游”,
黄沙裹着石子打在塔身,
像用砂纸搓背一样,
那皮肤状况必定越来越坑坑洼洼。
文物保护人员要定期爬上去检查
它的皮肤状况钻石配资,
哪里石头松了就要马上粘牢,
还研究出特殊的防护涂层,
像人们在沙滩上涂防晒霜一样。
巴黎圣母院:火后重生的“疤痕美人”
巴黎圣母院
正在燃烧的巴黎圣母院
巴黎圣母院修复现场
2019年,
一场无情的大火烧毁了“我”的家园——
800多岁的巴黎圣母院被烧得老惨了,
尖塔塌了,
屋顶没了,
就像被剃了光头,
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。
但法国人找来了一群建筑医生,
给它做了场“整容手术”。
他们先给巴黎圣母院做了全身CT,
摸清了哪些石头被烧得变形。
屋顶的木头全成了只能用来烤串儿的黑炭,
工匠们就照着老图纸,
找来跟当年一样粗的橡木,
切、磋、琢、磨,
做大概,修细节,
让新木头有了满满的“沧桑感”。
最绝的是修复尖塔,
他们按照原设计来,
连石头上的纹路、缝隙都一一复刻,
还用古法给新石头“做旧”,
生怕游客看出破绽。
如今巴黎圣母院像凤凰涅槃一样,
比以前更有故事。
自由女神像:偷偷换
“皮肤”的“绿巨人”
未变色的自由女神像
变色后的自由女神像
1885年法国将自由女神铜像送给美国时,
人家是妥妥的“金发美女”,
浑身亮闪闪,
没有一点的“铜臭气”。
没想到过了几十年,
居然慢慢变成了女版“绿巨人”,
她——生——锈——了。
纽约的空气里有汽车尾气
和工厂排放的硫元素,
跟雨水混在一起就成了硫酸雨,
然后冷冷的酸雨在自由女神的脸上胡乱地拍,
起了化学反应,
生成了一层绿色的“铜锈铠甲”。
想当年,有人嫌这颜色丑,
想给她“洗白”,
可大家觉得:“这绿得多有辨识度啊!”
最后只得作罢。
不过福祸相依,
现在这层绿锈反倒成了保护罩,
避免了进一步侵蚀。
现在,工作人员要天天盯着她,
看火把有没有松动,
看王冠有没有被海风吹歪,
就像照顾一个爱美的老太太,
生怕她哪里磕着碰着。
泰姬陵:被折腾惨的“爱情偶像”
泰姬陵
变色的泰姬陵墙壁
位于印度阿格拉的泰姬陵,
这座“爱情丰碑”,
如今早已经被折腾得没了往日的神采。
作为莫卧儿王朝国王沙・贾汗
为爱妻打造的建筑瑰宝,
它本该洁白如玉,
可现在却像年华逝去的迟暮美人,
满脸黄斑,
连白银大门都黑得发亮。
罪魁祸首不少:
周边工厂废气混着烧牛粪的烟,
在跟雨水搅拌均匀后成了酸雨,
把大理石外墙侵蚀得坑坑洼洼;
旁边河流污染严重,
招来一群群蚊虫,
在墙壁上留下了一堆堆不可说的物体,
把白墙染成了“迷彩装”。
于是,政府不得不出手:
出台法令,
禁止附近特定区域内的工厂使用煤炭,
碳排放量也有严格的限制。
考古研究所给建筑加了防护栏,
工作人员定期给泰姬陵spa,
在周边种树,拦截污染物,
真期待这位“爱情偶像”能重回“颜值”巅峰钻石配资。
发布于:北京市迎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